〚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金融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而部分老年人金融知识较为缺乏,对金融权益侵害不敏感、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同时老年人是数字时代明显的“弱势群体”,因此金融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今年“3·15”,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金融机构联合发布《老年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手册》;中国老龄协会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兴业银行大连分行、华夏银行大连分行等我市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官微等渠道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或走进社区和养老机构举办金融知识讲座。透过《手册》、案例以及金融机构的线上线下宣传,市民可以了解到当下一些老年人容易中招的金融消费陷阱。对此,专家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加强防范,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防范打着各种旗号的骗局
以养生为名实施诈骗。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对保健养生愈发重视。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如在某案例中,不法分子购买了大量曾经进行保健品消费的老年人联系方式、病情症状等信息,聘请多人冒充专家、教授或者保健品企业回访者,拨打老年人电话,以老年人购买过保健品信息为由,引诱其高价购买无任何保健作用的低价茶包,骗取老年人钱财。专家提醒,老年人要树立科学的养生保健理念,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对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推销要提高辨识能力,防止受骗上当。
以“收藏品”为名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热衷投资的心理和缺乏收藏专业知识的特点,伪装成人员架构齐全、分工明确的正规公司,利用电信网络等手段诈骗老年人钱财。如谎称可以促成收藏品拍卖,骗取被害人的会员费、藏品鉴定费、上门交易费等;或者冒充收藏品买家,谎称高价收购藏品,欺骗被害人购买其文化公司推荐的廉价工艺品,谎称转售即可获利。待老人支付相关费用或货款后,又谎称因藏品损坏等事由无法拍卖或者不能再予收购。专家提醒,老年人投资收藏品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不轻信高价拍卖承诺,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认真核实有关投资公司资质,注意留存交易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原件,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
利用“数字鸿沟”实施诈骗。数字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有不法分子借机利用老年人对智能产品及数字化操作不熟悉的情况进行诈骗。如某案例中,不法分子张某利用老年人对银行从业人员的信任,以帮助老人在手机App上操作为由,私自将一些老年人银行卡内钱款转入其个人控制的多个银行账户中,诱骗多名老年人落入其圈套。专家表示,有关部门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做好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数字化新知识的条件,牵手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也要树立正确理财观,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
不断变换花样的非法集资诈骗。不法分子常用“诱饵”有入股分红、充值返现、预付消费、发展会员、溢价回购、承诺返利、假借慈善、编造项目、高利诱骗、投资理财等。专家建议,投资理财,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渠道;但凡涉及“赚钱”“投资”时,应与家人或朋友商量,共同判断,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但凡涉及境外投资、虚拟货币投资、区块链投资等内容,要拒绝;但凡遇到“稳赚不赔”“高利”时,不能轻信。
从源头加强防范
防范AI换脸换声。不法分子利用虚拟换脸技术和模拟人声技术,可以冒充任何人,老年人很难识别。只要涉及金融转账,哪怕是通过视频聊天,也不能确保真实,务必通过多渠道确认。
防范“陌生人”。如不法分子冒充税务局、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单位人员,以老年人涉嫌洗钱、证件有问题、偷税等理由进行恐吓,并出示虚假法律文书;或是假冒各大银行等机构或平台工作人员,以手机银行升级、金融产品升级或到期等为借口,诱骗下载诈骗类应用程序或登录相关诈骗网站。
防范假平台和假专家。不要通过第三方软件或网站充值现金或投资,这类平台通常是虚假平台;不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凡是标榜“内幕消息”“稳定高回报”的都是骗局。
委托他人办事要慎重。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委托他人办事”应注意防范委托书内容和受托人资质风险。应与受托人签订委托书,选择值得信赖的受托人或机构,切记要认真考察机构的资质,并把委托事宜告知亲属、朋友等。
谨慎使用社交软件。当前老年人越来越多使用社交软件,如微信、抖音等,需提高安全谨慎使用意识。同时,在需要网上支付、银行账户登录时,尽可能避免使用陌生网络。
保护好个人信息。老年人应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号、社保账号、信用卡号、密码等。办理业务需复印证件时,一定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途,他用无效”和使用日期。
老年人如果认为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或发现了身边的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应及时拨打110报警;还可以在子女帮助下,下载国家反诈应用程序,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