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记者 钟媛)2月2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做客《12345市民热线》,就春节期间如何防范诈骗案件及相关常识与市民进行交流。
2018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常见的以下10种形式
1、冒充客服诈骗。
冒充客服在网上发布信息,当事主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搜取相关客服信息时,就会误认为对方是真实的客服,随后犯罪嫌疑人就会以办理相关手续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汇款。
2、网络交友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交友信息,以婚恋或者交友的名义与事主进行联系,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事主进行转账汇款。
3、假绑架诈骗。
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斯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随后按照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4、交易异常诈骗。
犯罪嫌疑人提前获取到事主的网购信息,然后冒充卖家联系事主,告知事主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退换处理,随后以退款的名义,要求事主登陆网站进行转账汇款。
5、冒充商家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
冒充商家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称帮助卖家刷信誉,从中赚取佣金,随后引诱事主垫钱反复刷单,最后越垫越多,都不返还。
6、电话冒充熟人诈骗。
打电话与事主进行联系,自称是事主的熟人或领导,随后以需要帮助等名义要求事主转账汇款。
7、网络冒充熟人诈骗。
通过QQ、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冒充熟人与事主联系,,要求事主转账汇款。目前,冒充企业老板骗会计手段较为突出。
8、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机关告知事主涉嫌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让事主配合调查,随后要求事主转账汇款,或者骗取信息盗刷事主资金。
9、领取补贴诈骗。
冒充民政、残联等部门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或发短信,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事主转账汇款。
10、短信冒充熟人诈骗。
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或者冒充孩子发送信息,告知现在需要交纳学习班费用,要求家长进行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