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一支17小时驰援1700公里深入重灾区驰援的民间救援团队“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让远隔千里的河南新乡和辽宁大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记者从河南省防汛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在首批投入抗灾救援的队伍中,除了“正规军”,也有不少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这样的民间力量。甚至有不少志愿者或“单兵作战”,或三五组队,开着没有涉水能力的民用轿车深入灾区。
灾害发生后,大量民间救援团队、志愿者进入灾区提供服务的拳拳之心应该点赞。但灾区的一些尴尬现象也在提醒我们:民间救援团队和志愿者应该如何变得更加专业化、与官方的救援体系做出有效对接,已经成为“不能再等”的理性思考。
01“志愿者”玩摩托艇 撞翻一救援艇
7月25日下午,在辉县市占城镇镇中心一处积水1.5米左右的路段上,有两名“志愿者”驾驶一艘海滨浴场常见的摩托艇飞奔。
此时,正是救援最忙碌的时候。包括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在内,其他救援队伍或在运输物资,或在转运被困群众。而在这艘摩托艇上,除了连制服都没穿的“志愿者”,并无受灾群众也没有救援物资。
“与其说在执行救灾工作,不如说在‘试艇’。”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一位队员委婉地表示。
比“试艇”更贴切的说法是“玩艇”。只不过这回还“玩砸了”。这艘摩托艇开出没多远,因为水路狭窄救援船只密集,摩托艇直接撞翻了一艘运输物资的救援快艇,多人落水。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危险。
记者了解到,当地应急管理局已经对这艘摩托艇进行了查扣处置,并将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调查。
02 个别“志愿队伍”没帮忙反添乱
记者从河南省防汛救灾指挥部了解到,目前已有数百支民间救援队及社会组织抵达一线或在途备勤。包括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在内,首批进入灾区的志愿队伍在社会协同、物资搬运、帐篷搭建、安全排查、群众转移、搜寻搜救等应急志愿服务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像“玩艇撞翻救援船”这样的尴尬事,在水灾前线并非个案。占城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民间救援队和志愿者的行动很迅速,但个别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比如在救灾工作开始之初,大量救援队伍涌入水位不深,灾情并不严重的乡村。物资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浪费。但像占城镇西樊村、东樊村等距离较远、地势低洼的重灾区,一直没有救援队伍进入,造成多个“孤岛”。直到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等专业化队伍赶到后,“孤岛”才被打通。
而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张永东则发现,仅仅从装备上就可以看出,赶到前线的一些救援队伍确实缺乏专业性。在平均水深近2米的灾区,有救援队伍使用的竟然是游泳池内使用的浮力艇。
“这类艇没有动力,而且载重力不足。更像是大型玩具,根本不能适用于灾区救援。”张永东说。甚至有救援队伍和志愿者没有携带任何水上装备,驾驶毫无涉水能力的家用轿车赶往灾区。“这只能给后续救援工作造成阻碍。”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赶到的志愿者把灾区当成了“秀场”:有人穿着游泳用的救生衣涉水救援;有人无视水灾后浸泡的家畜尸体,不对装备做任何消毒措施;还有人忙活两天,转运的灾区居民还是个位数,却拍了一堆照片和视频,搞起了网络直播。
在25日夜间的救援队队长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出现了救援队伍和志愿者“过剩”的情况——在灾区情况逐渐向好,抗灾工作重点逐渐转向灾后重建时,还有大量非专业队伍和志愿者在涌入灾区的路上。此外,还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混入救灾微信群,骗领救灾物资转手倒卖。
03 “志愿者烦恼”亟待解决
事实上,在历次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民间救援队和志愿者,往往都是最早进入灾区提供服务的群体之一。但同时“志愿者烦恼”也困扰着救灾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不带任何必要装备,进了灾区还需要他人照顾。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曾经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最美家乡人”称号的大连人卢俊良,曾经先后参加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灾和芦山地震等灾害后的志愿者团队。他认为,灾难之后的志愿服务,首先应做到“不添乱、能自救”。
卢俊良觉得,灾后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可以分为几类:一是从事心理辅导、医疗救援的专业类志愿者;二是有过救援经验,可以作为消防抢险人员辅助力量的“救援类志愿者”;第三种则是从事体力劳动搬运物资的志愿者。
“这三类志愿者都应该有组织、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卢俊良觉得,灾后的志愿者服务最好是遵循“就近原则”。“除非是第一类和第二类志愿者,一个地区可能人数不足,异地志愿服务才有用武之地。”否则往往会出现“一腔热血进灾区,抵达后却无所事事”的窘境。
04 水灾救援更需“专业化”
而在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张永东看来,水灾救援工作,需要更强的专业性和更完善的装备。
在25日的现场救援中,万众救援队甚至还要为其他救援队伍提供救助——一艘救援艇充气不足,装载的人又多,船边行进边漏气下沉。所幸万众救援队的动力艇经过,进行了人员转运。
张永东说,水灾救援有其特殊性,除了要求专业装备和操作技术之外,应对复杂的水文环境、灾后可能出现的疫情等等,都需要专业水平。
以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为例,此次驰援河南的25名队员全部可以熟练操作动力艇,每人都有救援证和操艇证。除了四条均携带30马力挂机的动力冲锋艇外,八辆专业车辆中有负责应急通讯和地图导航设备的指挥车以及专业清障救援车。人员运输车辆也均有涉水通过能力,救生衣和个人防护装备也全部配齐。
为了确保不给灾区造成负担,这支大连救援队还携带了七天左右的饮用水和充足的食品。后续一辆满载补给品的后勤保障车也已于24日赶到河南,接应“先头部队”。
05 不进灾区也能做贡献
其实要为抗灾出一份力,未必一定要进灾区。
记者获悉,7月22日,“心豫相连”抗洪救灾公益项目已经上线实施。到7月23日,已筹得近千件生活物资以及大量的抗灾物资,这批物资于7月23日送往河南郑州。
此外,在大连,多个志愿者团队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募捐义卖等志愿活动。“无论民间救援队还是普通志愿者,都应该秉承这样的精神:力量或许微小,但爱的精神和能量无比强大。”张永东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不进灾区,同样能为灾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