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佟宇静 于卫
又到了旅游旺季,上周,记者选取了比较火爆的旅顺一日游线路,以游客的身份进行了一次暗访,发现整个行程不同程度存在虚假承诺、隐性消费等乱象,外地来连游客为此频频吐槽。
7月21日,记者以游客身份来到大连火车站南广场,探访了多家旅行社一日游项目,一家旅行社的业务员承诺:一日游的景点一票到底,自费景点可以自由选择,没有购物环节,价格198元可以打折扣到100元。而这位业务员的话,基本成了承揽一日游项目旅行社的标准答案。
记者被发现是大连人后遭劝退
7月22日上午7时许,记者在大连火车站南广场东侧,以外地游客的身份报名一日游,交纳了100元“团费”后签订了一日游合同,然后被一个业务员领到停在普照街的大巴旁,她让记者在此等一会儿,其他游客到齐了就发车。等了不到10分钟,记者接到自称导游的电话,询问记者在哪里,手机号为何是大连的,短短一番闲谈,挂断电话不到五分钟,业务员找到记者称大巴车满员了,劝记者退出一日游,团费全额返还。
宣传单就是合同?
初次报名不成功,记者再次来到大连火车站南广场,在引桥入口处遇到一中年女子,正在招揽一日游生意,“旅顺、金石滩一日游,票价200元,我这里打折扣100元全包了。”当记者提出是否有其他项目要付费时,“自费的景点全是自愿的,不去不用拿钱。”中年女子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在长江路与普照街交汇处的一家旅行社里,记者询问是否签订合同时,收款员递出来一张“大连旅顺金石滩自助游”的宣传单说,“这就是合同。”记者交了100元的团费后,再次询问为何不给收据,收款员将记者手中的“大连一日游乘车收据”要了过去,不耐烦地盖了个公章说,“这就是收据。”随后记者被一辆“摆渡车”送到了吉庆街与新生街路口,此时已近9时,整个路口停满了旅游大巴,不少拎着行李箱的游客等在路边,不时有各种“摆渡车”把旅游散客送过来。经过“调度”后,这些散客迅速跟随各自的导游上了大巴,开始了一日游的旅程。
上车之后开始“二次收费”
9时30分,一番忙乱的“配客”之后,记者乘坐的旅游大巴终于满员驶出了城区。简单的对沿途风景介绍后,导游开始切入正题:“大家都是出来玩的,谁也差不了几个钱,你们报名的费用,连车带司机师傅的辛苦钱都不够,大连景点的特点,就是门票贵,你们自己去买,没什么折扣,这些自费的景点套票,平时都得1000多元,但是今天全部玩过,只要半价550元就可以。”话说完,全车立即鸦雀无声。面对游客的沉默,导游继续诱导,“你们总不能在外面等着别人玩吧,你们家里人商量商量,各自出自己的费用,老人孩子还能有折扣优惠。”有乘客马上表示他们是每人交了130元甚至150元团费才来的,承诺的自费景点看个人意愿去与不去。虽然不满,但面对导游的催促,大部分人选择了妥协。“看这架势,根本就不能选择,看来不去都不行了。”经过短暂的争执之后,一对来自辽阳的伴侣最终向导游转账了四个自费景点费用。此时,大巴即将进入旅顺城区,全车40多位游客基本交完了景点套票费用,大巴车立即提速,驶向旅顺博物馆。
导游劝不参与二次消费的记者中午离开
11时许,旅游大巴来到旅顺博物馆,导游给了游客30分钟的游览时间,随后,导游的男助理把游客带到旅顺博物馆的副馆,直接掠过了更有文旅价值的主馆,整个博物馆之旅几乎就是匆匆一游。时近11时40分,饥肠辘辘的游客被车拉到导游介绍的“军嫂就业基地”——土特产批发市场。记者随着购物人群正前往商城的路上,导游拦下了记者,“大哥什么也不参观,下午都是自费的景点了,你自己回去吧。”记者反驳说:“付费景点不是自愿的吗?行程没有结束不能离开。”导游迅速改口:“那你买一个景点票也行啊,实在不愿意去,你给小妹200元小费行不行?”记者再次予以拒绝。在随后的购物环节中,记者注意到这个在导游口中专门销售水晶、珍珠等“大连特产”的商城,价格普遍虚高。
不少游客对一日游不满
12时50分许,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购物之旅结束,旅游大巴开始了走马观花似的自费景点行程,下午6时,大巴踏上回程,结束了一日游行程。
记者暗访时发现,在整个一日游行程中,大部分外地游客是第一次来大连,尤其对旅顺的景点情况并不了解,一日游宣传单所标示的行程景点,实际上不是“一掠而过”就是“管制禁区不能参观”。每个自费的景点外,都滞留了大量因不付费而下了大巴的游客;狮虎园游客休息大厅墙体发霉,软体沙发落满灰尘,一墙之隔的卫生间遍布污物;龙王塘码头为游客准备的卫生间不分男女,如厕后还需游客动手清理,这些都给游客带来了极差的体验。此外,记者在自费景点采访外地游客时,他们普遍反映自费景点是想看的看不到,不愿看的你非得来。“来旅顺就想看看历史人文遗迹,整个行程就一个旅顺博物馆有人文历史价值,其他的都是浪费”。与记者同车的不少游客对一日游都很不满。
1.狮虎园游客休息大厅条件很差。
2.龙王塘码头内卫生间男女混用。
3.乘车收据盖了个公章就成了报销“收据”。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于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