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您好!大连民意网欢迎您的光临!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当前位置:大连民意网 - 大连民意网 > 

      外卖平台有“天眼 ”料理过程在线看

      2019-10-09 11:07 来源:大连天健网
      选择字号: T | T

      外卖平台有“天眼 ”料理过程在线看 _大连新闻_天健原创 _大连天健网

      天健网消息(记者 金东淑)近日,大连市民李女士通过美团外卖在大地春饼店下过单后,让她意外的是,她点的京酱肉丝、土豆丝都是在她“眼皮”底下做好的。这份惊喜,是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手“美团”、“饿了么”两家网络订餐平台共同启动“净网明厨、封签送达”行动的产物。目前,两大外卖平台上,共有100家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敞开厨房,让消费者在线全程收看食物的制作过程。

      料理过程“眼见为实”

      年轻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订餐”,方便之余,安全顾虑却很多。谁来保证“外卖”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12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手“美团”、“饿了么”两家网络订餐平台共同启动“净网明厨、封签送达”行动,在外卖平台开通了视频端口,率先将“明厨亮灶”延伸到外卖平台。

      网上的“明厨亮灶”比线下用餐多一道程序,要求入驻网上订餐平台的商户,在其后厨安装摄像头。这样,加工过程就可在订餐平台上同步播放,消费者在家动一动手指就能知道外卖制作的食品安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比如厨师加工食物时没有戴帽子、用抹布擦拭锅铲等,都可以截屏作为证据举报。目前,共有100家商户在两大外卖平台实现“明厨亮灶”,愿意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据大连市市场监管局透露,今后,我市将逐步实现让所有入驻外卖平台的商户全部安装上“天眼”。

      运输途中上“保险”

      一个小小封签,就给外卖上了一道保险。这是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订餐平台试点给消费者的外卖餐盒外包装加贴统一的封签。封签是一次性的,采用安全环保的特殊材料制作,如果撕毁,将留下永久性的痕迹。保证了外卖在配送过程中的绝对密封性,也杜绝了餐食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人为或意外因素的二次污染。目前,全市已发放165万份餐盒封签。

      就是这个黄色封签,给食物的运送途中,上了一道保险。

      25日,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在大连召开现场会,学习大连经验。会上,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与美团外卖共同签订了《推进大连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战略合作协议》,美团外卖将在大连再发放30万份餐盒食品安全封签。

      当天,在永和豆浆和平广场店,与会者们亲眼见证了封签的过程:加工好的食物打包后,服务员在包装袋的收口处用外卖平台派发的特殊封签封好,再送到外卖小哥的手中。封签过程,2秒钟完成。据永和豆浆负责人介绍,现在,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的订单,光是永和豆浆一个门店,每天就要用上近百个封签。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全市要再发放80万份“食安封签”,并推出300家网络供餐商户进行“明厨亮灶”试点,2020年逐步推开。这一举措将实现政府监管与网络餐饮交易平台形成管理合力,让食品安全监管从监管部门的一双眼,变成群众的无数双眼,打破网络餐饮“暗箱操作”导致的交易盲区,让舌尖上的安全眼见为实,让消费者增加选择权,“点得放心,吃得安心”。

      黑作坊无处藏身

      一个城市的外卖商户动辄上万家,如何监管他们,如何发现、定性网络订餐平台的违规商户,比较困难。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家商户网上公示的经营信息很繁琐:如证照上传是否齐备、作假或超期,经营范围是否超限等。如果通过人工力量逐个地搜集和分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商户的信息也是时时发生变化的。订餐平台数量也不少,传统的监管模式是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的。针对此现状,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了“以网治网”的理念,委托第三方技术公司对几大人气网络订餐平台的餐饮企业进行大数据监控。

      通过技术化的监测,如今做到了自动监测、保存和识别网络订餐平台所有目标商户的经营信息和数据(店名、地址、营业执照、许可证等要素),可以智能化地与监管部门证照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同时快速锁定辖区内餐饮企业在网上的证照公示情况,分析证照真假,抓取执照未公示、许可证过期、超经营范围、证照不符等10项违规类型,基本解决外卖平台各种经营乱象,杜绝“黑作坊”。在监管数据形成汇总后,再将监测到的违规信息推送至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其核查处置并及时进行整改。据了解,一年以来共监测了324067户次店铺,各项违规比率直线下降。

      下一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将探索建立“互联网+智慧监管”新模式:

      一是把消费者评价信息、监管部门执法监督和食品安全舆情数据信息结合起来,建立我市网络餐饮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定期对我市网络餐饮做出消费风险预警;

      二是逐步探索入网餐饮商户食品安全第三方责任保险全覆盖,为广大网络订餐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食品安全保障;

      三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有利条件,建立网络食品安全培训基地,开展网络餐饮食品从业人员网上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对“外卖小哥”进行集中培训,发挥其接触供餐商户一线的便利条件,让其兼职“食品安全监督员”,并建立相应的投诉举报机制。在“外卖小哥”送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无证、无照等“黑加工点”可以及时举报,形成社会共治。

      五是推进小餐饮商户提升改造,培育优质餐饮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帮助口碑优良的传统餐饮企业加快互联网转型和品牌餐饮企业的连锁经营转型,实现餐饮业质量水平和产业水平的“双提升”。

      [ 责任编辑:姜洁 ]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