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记者 姜洁)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早已受到市民的青睐。7月12日是今年进入三伏的第一天, 也是冬病夏治开始的最好时机,从头伏第一天截至目前,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共贴敷1251人,其中成人927人,儿童324人。
“两个月内因为肺炎住院了两次,我能不能帖三伏贴?”“我觉得自己体寒,想贴三伏贴改善……”市中医院三伏贴有着28年穴位贴敷临床实践经验,不少市民慕名前来,但有些市民对三伏贴的了解不够,陆续提出一些疑问。
三伏贴啥时候帖敷?
今年三伏贴的时间为,初伏:7月12日(星期五)---7月21日;中伏:7月22日(星期一)---7月31日;闰中伏:8月01日(星期四)---8月10日;末伏:8月11日(星期日)---8月20日。
按照中医传统,每年头伏的第一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很多人都会争贴三伏“头一贴”。那么,错过了入伏第一天,今年还能贴敷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利表示:“贴敷并不严格限于“第一天”,错过了头伏首日,稍微推后几天也可以,只要顺延贴敷时间即可,每次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一般连续治疗3年,效果会更明显。另外,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贴敷,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贴敷要考虑自身健康状况
三伏贴通过贴敷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的效果,但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利提醒,三伏贴也不是想贴就能贴,患者需要考虑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反应,“自己是否适合贴敷,应该怎样贴敷,选择哪一种贴敷,都应该到正规医院遵循医嘱。”
例如:孕妇;对药物、敷料过敏者;严重皮肤病,如皮肤生疱、疹、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者,瘢痕体质者;严重的荨麻疹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肺结核活动期;肺部结节性质待查 ;热性疾病、阴虚体质者(手足心热,口鼻咽干燥,喜冷饮,大便干燥等)以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二周岁以下幼儿,都是不适合贴敷的人群。
敷后皮肤有反应就不能贴?
贴敷后有皮肤反应就不能继续贴了吗?敷贴皮肤红、痒、热:属于正常反应,可以继续贴。如果发热,全身皮肤发红、发痒可能是药物过敏,就不能贴了。敷贴皮肤起水泡了:小水泡10天内长好了就可以按常规继续贴;如果有较大水泡,经过无菌针刺破水泡,外用碘伏和红霉素软膏或烧伤膏防治感染,需皮肤长好了才可以贴,下次贴敷的时间依次往后推,不会影响整体效果,以后每次贴敷时间相对缩短。
“贴敷的市民一定要遵循医嘱,病症不同贴敷的时间不同,此前出现过患者因为忘记贴敷时间或自行增加贴敷时间而造成烫伤。”王利主任表示如感到不舒适要立即停止贴敷,如已受伤切记不要自行处理,应马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