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记者 韩晓菲)4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市委功能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出台的《大连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邀请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解读。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市首个专门针对海洋生态环境而制定的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全市污染防治工作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
图为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其自然生态独特、地缘优势显著,是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依托。近年来,尽管渤海水质有所改善,但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重点海湾环境质量未见根本好转,海洋资源开发强度高、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要求要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唯一涉及海洋的区域性联合战役。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对渤海综合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年底,国家下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正式明确了渤海综合治理的具体目标、任务、举措。
国家的《行动计划》明确了这次战役的作战范围,即环渤海的三省一市,具体说就是“1+12”个沿海城市,“1”就是天津市,“12”就是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作为渤海沿岸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市对渤海治理高度重视,一方面不等不靠,立即依据国家确定的大原则部署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加紧制定细化本战区的作战方案。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大连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于2019年4月3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于近日正式印发公布。
依据《作战方案》,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大连战区”的作战半径为:以旅顺口区老铁山角至瓦房店市浮渡河入海口为界线,岸线总长度为680公里,涉及全市6个行政区(先导区),分别为旅顺口区、甘井子区、金普新区、普兰店区、长兴岛经济区、瓦房店市。到2020年,“大连战区”必须要实现四大目标、战果:
一是陆源污染治理目标。主要为国控入海河流总氮在2017年基础上削减10%;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完成对所有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排查整治;清理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二是海域污染治理目标。主要为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基本完善,严控围填海行为;健全港口、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实现各环节高效运转、无缝对接;“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海水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主要为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比例不减少;恢复海湾滨海湿地不少于8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不少于13公里;重点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渔业资源逐步恢复。四是海洋风险防控目标。主要为海洋环境保护执法和风险防范体系基本健全;主要陆源入海污染物状况能够得到实时监控,超标排放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海上溢油污染海洋环境联合响应机制和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及信息发布体系基本形成。
这四大目标战果概括起来说就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持续降低,海域开发利用秩序规范有序,海域综合治理与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渔业资源逐步恢复,海洋环境风险与应急保障能力基本完善。到2020年,我市渤海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要达到86.1%,近岸海域消除劣四类水体,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5%。
为此,对应《作战方案》确定的四大战略目标,我市确立了“四面出击”的作战方向和18项具体工作任务:
第一个方向是开展陆源污染治理行动。这项行动共有7项具体任务,分别为开展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对国控入海河流将“一河一策”编制水质改善方案,同时对其他非国控入海河流进行陆续治理;开展直排海污染源整治,对陆地和海岛上所有直接向海域排放污(废)水的入海排污口进行全面溯源排查,“一口一册”建立管理档案,并对超标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和清理整治工作,对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属于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或生产落后产品的生产装置,依法予以淘汰;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城市生活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与退出,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涉水涉海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
第二个方向是开展海域污染治理行动。这项行动共有5项具体任务,分别为开展海水养殖污染治理,以普兰店湾等为重点,清理非法海水养殖;开展船舶污染治理,限期淘汰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船舶;开展港口污染治理,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开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沿岸(含海岛)高潮线向陆一侧一定范围内,禁止生活垃圾堆放、填埋;全面实施湾长制,构建陆海统筹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第三个方向是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这项行动共有3项具体任务,分别是开展海岸带生态保护,严守我市渤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强化岸线保护和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开展生态恢复修复,以复州湾、普兰店湾等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修复、岸线岸滩综合治理修复;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建立以人工鱼礁为载体、底播增殖为手段、增殖放流为补充的海洋牧场示范区,逐步恢复渤海渔业资源。
第四个方向是开展环境风险防范行动。这项行动也有3项具体任务,分别为开展陆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完成涉危化品、重金属和工业废物(含危险废物)以及核电等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开展海上溢油风险防范,全面排查沿岸溢油重点风险源情况,建立区域油指纹库和样本库;开展海洋生态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在海洋生态灾害高发海域、重点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区等区域,建立海洋赤潮(绿潮)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及信息发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