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游烟说来就来,怎么办?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仰山
走在路上,前面突然有人“吞云吐雾”,烟雾烟味随风“糊”你一脸……这些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就是游烟。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个公共场所发现,目前公交车、图书馆、电影院以及儿童学习玩乐的室内公共场所基本能保持无烟,然而在公交站台、校门外、饭店内、露天市场等地,游烟却时不时地会向人群袭来,让一些不抽烟的人避无可避。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提倡人们选择不抽烟的健康生活方式。早在2021年,我市也颁布了《大连市控制吸烟条例》,明确了一些场合室外区域禁止吸烟,然而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仍然对哪些地方禁止吸烟、哪些地方可以吸烟不太清楚,很多场合也急需设立室内吸烟室。
室外游烟不时袭来,被动吸烟苦不堪言
5月27日,在五一广场附近一个公交站点,记者看到有人等车的时候随手掏出一支烟边吸边等公交车,一阵风刮过来,游烟飘向这个吸烟者后面排队等车的人群。“我嗓子不好,最怕烟味,遇到这种烟躲都躲不开。”在此等车的市民杨女士表示。“每当我开车停靠在公交站台时,经常会发现有烟民在公交站台无视周围人群点燃香烟并乱扔烟头,呛人的气味让周围候车的人苦不堪言。”采访过程中,大连公交集团汽车五分公司长春路车队公交车驾驶员周师傅告诉记者。
近日,在我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一家平日客流量较大的饭店,记者走访了该饭店一楼并询问饭店服务员,如果在饭店一楼吃饭是否会遇到抽烟的人,该饭店服务员表示:“那肯定会遇到,虽然饭店不提倡用餐吸烟,也不提供烟灰缸,但是不少客人吃着吃着就抽上了,我们也没法管。”在沙河口区车家村附近一家饭店,记者闻到该饭店二楼一个包间内烟味冲天,临近的包房都能闻到烟味,服务员表示阻止不了客人抽烟,饭店也没有固定吸烟点,全凭客人自觉。
前几天在沙河口区锦绣小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不少家长在机构放学时来接孩子,记者看到有人叼着烟就来了,拉上小孩的手后才把烟熄灭,但是烟气已经在孩子身边飘散开来。在机场附近一所小学,也有家长边点烟边等孩子放学。“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吸烟对孩子的危害,不仅是烟草本身有危害,就本身吸烟的动态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我市一所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表示。
早有规定向室外游烟说“不”,细则还需补充
记者查找资料了解到,早在2021年4月9日,我市就施行了大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第八条规定,餐饮服务场所、住宿休息服务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可以设置室内吸烟室,记者看到除了我市个别大型商场内有室内吸烟室,个体餐馆酒店设置室内吸烟室的凤毛麟角。第八条还有鼓励依据前款规定设置室内吸烟室的场所经营者、管理者自行关闭吸烟室,全面禁止吸烟的内容。
除此之外,《条例》第九条还明确了一些禁止室外区域吸烟的场所。其中有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场所。有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车等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等。而且《规定》里也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比如第二十二条写道,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相关监督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百元罚款。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的,由相关监督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场所经营者、管理者未及时制止的,由相关监督执法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但也有法律人士指出,对于禁止室外吸烟的场所,如果再规定的详细一些,会更有利于罚则的执行。比如有的城市的控烟条例里会明确规定,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5米范围内不允许吸烟等。